一座舊城,帶給你的所有聯(lián)想
——易羅池的上午
——保山城一角
曾跟朋友講,要了解一個城市,最好的方式就是隨意的挑選一輛從未坐過的公交,你與乘客接踵而上,乘客與你擦肩而過,拐過街頭巷角,融到這城市里頭,雖是異鄉(xiāng)客,但在睹歷城市的過程中,卻像個故鄉(xiāng)人,親切了些許。
最近由于工作的原因,得以在保山城里逗留兩月,城市不大,隨著了解的深入,它給你的味道,猶如釀了多年的老酒,每一次入喉,總能品出各種滋味。
保山城給人的第一印象,是外在的,包括我們常見的高樓、街道、綠化,你會說它很現代,夜景眼花繚亂,但你隨眼就能見到街邊合院式的土屋老宅和磚木結構的硬山頂房屋,儼然一副清代民居的模樣,你會說他老舊,擁塞的小巷擠占著裝修過一遍又一遍的商鋪,但你拐個街角就能見到高聳的寫字樓、門庭若市的星級酒店、設計感十足的城市廣場。你不禁會問,到底是怎樣的歷史變遷,會成就了這樣一座邊城?
在和出租車司機聊天的時候,得知保山原來也曾有過古城墻,甚至有“城門八道,七十二街”的規(guī)模,后因抗日戰(zhàn)爭、大躍進、文化大革命等歷史而逐漸損毀消失。帶著好奇,我找到一本書——《保山古城民間傳說》,從城門石坊到張家花園,從舊縣街(即如今的正陽北路)到上巷下巷,在重新認識保山的時候,不得不慨嘆:有誰會知道保山的歷史比大理古城至少早644年,比昆明拓東古城至少早28年?這些消失的歷史在我們這群年輕人身上還剩下些什么?
如今的保山,有了新的工業(yè)園,有了新的城市公園,有了新城區(qū),未曾摒棄傳統(tǒng),但敢于革舊,大膽的邁出了發(fā)展的步子,就像一個本來精致的盆景,不修邊幅的時間久了,最終決定大膽的拔出來,扎根到廣袤的土地上去,從一個看起來很小卻著實上了年紀的樹苗,慢慢的生根,發(fā)芽,往參天大樹的方向去生長,我們也有理由期待,一個全新的保山展現在你我面前。
近千年的城市文化出現了斷層,而生活在城市里的人,便成了最能代表城市文化的符號。保山也不例外,你坐著公交擠在小道上,踩著單車穿梭在電動車之間,你能看到賣菜的阿姨,拖著拖車急急忙忙趕過還有10秒的綠燈,可能,今早的早市不錯,已賣光了新鮮的蔬菜;你能看到小車里上班族睡眼惺忪的等在斑馬線上,可能,昨晚他加班到深夜抑或泡吧到凌晨;你能看到兩三個嬉笑嚷嚷的小青年,伴著發(fā)動機的轟嚀聲,擠在一輛摩托車上,可能,他們只是天真的想著有酒有肉有姑娘的生活。
這里的人們有生活在城市底層,開三輪、賣氣球,像駱駝刺一樣扎在城市深處的,有開著瑪莎拉蒂勞斯萊斯一起等紅綠燈的,大家不緊不慢的創(chuàng)造著自己的生活,就像睡久了照見太陽就想伸個懶腰一樣,我們會一本正經的看著新聞聯(lián)播,感嘆祖國強大,也會如嵇康阮籍一樣醉酒當歌,咒罵生活不易,展露著隨性和本真。
從開始的略帶鄙夷,到被這座城市獨特的味道吸引,每一個市民,都是城市的主人和客人,也都是城市的導演和演員,眾千百態(tài),才構成了這真實的保山。我不知道你此刻生活在哪個城市,但多留心,你可能會發(fā)現,鄧小姐曲中的《小城故事》,指的可能就是你居住的地方:
小城故事多
充滿喜和樂
若是你到小城來
收獲特別多
看似一幅畫
聽像一首歌
人生境界真善美
這里已包括
談的談 說的說
小城故事真不錯
請你的朋友一起來
小城來做客
——應該是正陽南路與上巷街的十字路口,一棵梧桐樹估計二三十年了,由于影響電路和車輛視線需要移除,車窗外的工人怕白天影響交通,凌晨一點在工作的場景
——賣氣球的摩托車師傅
——從菜市場出來的菜農
——拍攝于高速路橋下的清潔工
——一個總在半夜去喂流浪狗的老人,照片來自朋友圈向老師,你知道這是哪么?
——背著熟睡的孩子,焦慮的父親
——停車收費的大姐
——等待拉貨的三輪車主,拍攝于升陽路與正陽北路交叉口
——窗外的太保山,暴雨來臨之前
——國道附近
——公交車上張望投幣機的孩子
——農民街亦真亦假的老舊紙幣
——保岫西路的一個岔口
——即將降落在保山云端機場的客機,拍攝于保岫東路建設銀行附近的十字路口
——保山學院圖書館樓頂,傍晚時分
(羅曉相)
責任編輯:錢秀英 編輯:段紹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