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村豆粉 別有滋味的傳統(tǒng)名吃
正宗的下村豆粉是用豌豆磨漿而制,叫“澄漿豆粉”。澄漿主要是指豆粉的一種制作工藝,制作方法需要多種工序,且耗時較長,做豆粉的師傅凌晨三、四點就起來忙活,頭一天事先挑揀出上好的豌豆,淘洗干凈并用清水浸泡,第二天一大早推水磨磨漿,再將磨成的漿倒入紗布濾兜內(nèi)過濾出豆?jié){,然后放進大鍋大火熬煮,不停地攪動,煮沸后勾兌豆?jié){里澄好的粉,豆粉在鍋里慢慢濃稠,再倒入木制模具(托盤兒)冷卻凝固成形。這樣做出的豆粉筋骨好,色澤亮,口感柔韌,劃出的豆粉絲可以繞筷子。此外,鍋里含有鍋巴的豆?jié){澄的豆粉,叫“鍋巴豆粉”,吃起來有一股糊香味。在保山壩子的農(nóng)村家庭,也有用自家產(chǎn)的蠶豆磨成豆?jié){,在煮飯的大鐵鍋里熬制豆粉,俗稱“蠶豆豆粉”,味道雖然比不上下村豆粉,但制作簡便,吃法多樣,可用醋拌吃,也可用腌菜水拌吃,還可用面醬燴了吃。
下村豆粉老板使用的刀子特別講究,細長而快,頂端尖溜,像一片篾子,所以被稱作“篾片刀”。使用篾片刀劃豆粉很考驗技術,使力不能太重,不然劃深了會劃破手指;也不能太輕,這樣不能將豆粉塊劃成細絲,更別說繞筷子。我們時常見到豆粉攤前師傅操著篾片刀嫻熟而悠然地劃豆粉,不輕不重,不快不慢,非常富有節(jié)奏,看上去好像在表演“手舞”。兩、三分鐘功夫,滿滿一碗豆粉就條分細縷地擺放在你面前,倒上醋,添加佐料后即可品嘗。
下村豆粉最關鍵的是佐料,說到佐料就不得不說一說下村醋了。下村醋尤以“勝香齋醋莊”為最,至今已傳六代,約二百多年加工歷史。醋莊是由聶家先祖于清朝末年自四川引進,采用當?shù)卦牧习局贫?,從串村叫賣開始起家,生意越做越紅火,產(chǎn)品供不應求,慢慢打造成聞名四鄉(xiāng)八寨的“勝香齋醋莊”,這是赫赫有名的品牌。
第六代傳承人聶鴻鎮(zhèn)清晰的記得,抗戰(zhàn)時期他才7、8歲時,馬幫來到他家里將大壇大壇的下村醋運往昆明、上海、南京,往西則前往緬甸。下村傳統(tǒng)麩醋,主要原料是以中草藥為主,輔之以大米、麥麩、泉水等配料,精心熬制而成,酸味醇厚,醋液清純,甘甜不澀,是不可或缺的上好調(diào)味品。半碗下村醋,加上適量辣子油、芝麻油、花椒油、蒜泥、醬油、芫荽,還有二、三兩燒肉帽子,或是煮熟的韭菜、豆芽等小菜。吃在嘴里,豆粉混合著下村醋的酸味和燒肉的香脆,清香爽口,滋滋有味。下村豆粉攤子,常常聚集一大群食客,或坐在矮凳上,或蹲在地下,一手捧著大碗,一手捏著筷子,邊拌邊吃,邊吃邊拌,嘴巴被油辣子涂得紅彤彤的,仿佛上了一層胭脂,真是不到咂舌不罷休。
現(xiàn)在的農(nóng)村,有的豆粉老板干脆騎著電瓶車走村串寨叫賣,主人家買回去,自己搭配佐料,想怎么吃就怎么吃,非常方便實惠。
下村豆粉屬純綠色生態(tài)食品,含有豐富的可溶性蛋白和淀粉,極易被人體吸收,具有很好的保健功效。夏天,蹲在街邊樹蔭下吃上一碗豆粉,開胃提神,生津化痰,解熱防暑,真是兩全其美的美食!
責任編輯:錢秀英 編輯:段紹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