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禮妙方
“禮”原寫作“禮”,字圣許慎釋之為“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顯然,“禮”原本是事神致福的拜祭軌儀,只是經(jīng)歷代典籍、高仕、王侯渲染,才逐漸成了倫理規(guī)范之一?!蹲髠?middot;隱公十一年》就說“禮,經(jīng)國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者也”,孔子更說“夫禮,先王以承天之道,以治人之情。故失之者死,得之者生”。照這說法,“禮”的作用大得不得了,經(jīng)國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還管生死。難怪國人那么重視“禮”,時時處處要“禮”遇,似乎果真無“禮”會敗壞,無“禮”死翹翹。
遺憾的是,汩汩滔滔的歷史長河里,“禮”應有的莊重的倫理、禮儀品質和素養(yǎng)往往被淡化,不被宗法化,就被術化、物化。宗法化好比緊箍咒,很怕人;術化,不作為人際術、升遷術,就作為發(fā)財術、經(jīng)營術,很費心;物化,無非錢財、物品之類的禮物,挺破費。這等又是宗法,又是術,還是物,都不好對付,無怪乎國人重禮、講禮,又常常為“禮”所困。
但困是困一回事,人家“禮尚”了,你總得回應吧?要么“往來”,要么拒絕。“往來”好說,拒絕可不大好辦。這不,伸手不打笑面人,人家拎著禮物來“禮尚”,總不能當頭給他幾頓殺威棒,得動腦筋想法子禮貌婉拒,才不剝人面子,又落得自然自在。這方面,某人做的就不錯。
昔日,某人曾在某要害部門任副領導,逢年過節(jié)難免被人“禮尚”。但該副領導偏偏是不肯收禮的主,遇到別人來“禮尚”,總是想方設法婉言拒絕。拿某個中秋節(jié)說吧,節(jié)日的氣氛隨著多姿多彩的月餅熱烈起來,陸續(xù)有人拎著月餅、煙酒,揣著紅包,笑瞇瞇給他拜節(jié)來啦。對這些人,他一律笑臉相迎,態(tài)度謙和得跟月餅一樣宜人,又是讓座,又是倒水,嘴里則誠懇說:“特別感謝您來看我,請代我向您家人問好,衷心祝福您和家人節(jié)日美好,幸福吉祥!”……“不過嘛,紅包、禮物我不能要,心意領了,請您理解。您的理解,就是對我最美好、最暖心的祝福啦!”……看他這般殷勤、謙和、實誠,來人寒宣一陣后,都能會心會意帶著紅包、禮物告辭。
但某君很執(zhí)著,鐵定了要他留下紅包、禮物,還說不留下就完不成領導交辦的任務,完不成任務就要被領導開銷,被領導開銷日子就沒法過,日子沒法過媳婦就要鬧離婚了。這么瘆人的說道,著實讓他犯難。怎么辦呢?他邊好話打點,邊急速思想解脫之策。突然,他擺出小心謹慎,又神秘憤慨的樣子,說:“不瞞您說,在單位我日子扎實不好過的,您大概聽說一些呢。”某君點頭,示意有所耳聞。接著,他說:“紀檢監(jiān)察部門和單位大領導,把我作為重點監(jiān)控對象不算,據(jù)說還在我辦公室周圍隱蔽的地方安了探頭、竊聽器。您看,要是被錄了像、錄了音,您我還有您的領導不都玩完了?聽說‘雙規(guī)’蠻厲害的!”
聽了這話,某君愣了一下,說“當真有這種事”。他做了個別大聲的手勢,湊到某君耳邊低聲憤憤說:“當真呢。為這事我很鬼火,幾次想把探頭、竊聽器砸掉,就是找不著。他們做呢,實在太絕了!”得到證實,某君反應極快,馬上裝作什么事也沒發(fā)生,趕緊揣好紅包,遮好、拿好煙酒,起身告辭。走出辦公室,走進走廊,還特意回頭說了句“謝謝你幫我們公司解決了這件事”,聲音很大。
他禮貌相送,眼看某君貓手貓腳消失在走廊盡頭,如釋重負,深深舒了口氣……想不到,這招自殘的招數(shù),會這么靈驗!“情動于中,而形于言”,他當即在筆記本寫了些話,取名“拒禮妙方”。之后,他也偶爾遇著類似的“禮尚”人,同樣變著招數(shù),用自殘的法子打發(fā),只是每次過后,不免思忖——明明被強行“禮尚”,拒絕還得靠婉轉、靠自殘,折磨人,沒尊嚴,鬼火冒!
從該副領導被“禮”遇的無奈又難受,可見“禮”風變態(tài)之一斑。那么,“禮”究竟是好是壞,要不要呢?我的看法是:作為倫理品質,道德素養(yǎng),友善品性,言行禮儀,“禮”多多益善。但是,不乏添加劑、塑化劑、催化劑,刻意宗法化、術化、物化的“禮”,得之者未必生,失之者未必死。
責任編輯:錢秀英 編輯:段紹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