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寧:打造山水田園“大公園”
昌寧持之以恒保護山水田園風光,構建和諧生態(tài)系統(tǒng)——
打造山水田園“大公園”
初夏時節(jié),昌寧縣右甸河畔綠樹成蔭。傍晚時分,無論走進位于城北的水環(huán)境生態(tài)治理示范園、城中心的茶韻公園,或是河畔的生態(tài)廊道,到處都是人們休閑散步的身影。
來自內(nèi)蒙古呼和浩特市的任先生帶著外孫來到云影湖畔休閑。他開心地說:“昌寧這個地方真是不賴,是個養(yǎng)老的好地方。”
因為女兒和女婿在東方園林公司昌寧項目部工作,今年“五一”過后,以前從沒到過云南的任先生和老伴送兩歲半的外孫來到了昌寧。來到昌寧一個多星期,任先生和老伴天天帶著外孫在右甸河畔玩耍。眼看回呼和浩特的日子一天天接近,任先生“貪婪”地呼吸著清新濕潤的空氣。
任先生說:“昌寧這個地方有山有水。雖然平地面積不大,縣城也不大,但卻保留了這樣完整的田園風光。如果不是那邊有事需要處理,真想一直在這里帶外孫子,一家人一起在這里生活。這么好的地方,回去處理完事情我還會回來,有可能的話還要帶上老兄弟們一起來。”
一直以來,昌寧縣始終堅持保護為先,在保護的基礎上把田園打造成自然花園,把穿城而過的母親河打造成生態(tài)廊道,把生硬的建筑群變成園林里的裝點,一代接著一代,持之以恒建設山水田園大公園。
如今,曾經(jīng)給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留下“甸中平疇一圍,聚落頗盛,四面山環(huán)不甚高”印象的右甸壩,依然四面環(huán)山,田疇錯落,形成了“環(huán)山脈水、田城相擁”山水田園的城市景觀。無論是生活在昌寧的人,還是從外地到昌寧的人,茶余飯后最喜歡的事,就是到右甸河邊,以自己最快樂的方式休閑和放松。
位于昌寧縣城中心的茶韻公園建成于2014年初,總占地面積350畝,是昌寧市民休閑、健身和文化娛樂的場所。去年,昌寧縣對茶韻公園進行了改造提升,在保持并提升原有景觀的基礎上,以傳統(tǒng)園林的造園手法為根本,采用“步移景異、園中現(xiàn)園”的策略,實施一個主題加十個“園中園”的“1+10”改造建設,“水上公園”變成了“親水公園”。
這幾天,剛從昆明回來的市民楊秀萍每天都會到公園走走、看看。楊秀萍說:“我以前一直生活在鄉(xiāng)下,習慣了與土地相伴。這十多年來到縣城生活,只要一出門就能看到田園,聞到泥土的氣息,感覺非常親切。這兩年一直在昆明帶孫女,雖然跟兒孫在一起很開心,但卻總找不到家的感覺。只有回到昌寧,才感覺心安。”
今年30多歲的市民羅曉青,從小在右甸河畔長大,每天吃過晚飯,總愛和家人或朋友一起,漫步在輕風徐徐的右甸河畔。“我從小就在右甸河邊跑來跑去,現(xiàn)在還是可以在右甸河邊走來走去。都說我們昌寧人是‘家鄉(xiāng)寶’,我覺得自己就是。生活在這樣美麗、自然的地方,真的哪兒都不想去。”羅曉青說出了年輕一代昌寧人的心聲。
“昌寧的山水田園環(huán)境,是我們施展才華的大平臺。在這里做項目,不需要刻意去安排什么景觀,只需要在自然景觀的基礎上做些提升完善就好。在我們的眼里,昌寧的山水田園本身就是一個很好的大公園。”東方園林項目現(xiàn)場負責人段昶輝說。
如段昶輝所說,昌寧縣始終按照“看得見山,望得見水,留得住鄉(xiāng)愁”的要求,積極推進城市生態(tài)化戰(zhàn)略,構建綠色屏障,讓山更綠;打造濱河廊道,讓河更清;注重自然和諧,讓田更美;建設生態(tài)景觀,讓園更靚;提升人居環(huán)境,讓家更暖;強化生態(tài)保護,讓天更藍。
通過持之以恒地保護和建設,以右甸河生態(tài)廊道為主軸的生態(tài)體系基本形成,人居環(huán)境不斷改善,“田在城中、城在田中”的立體畫面更加完美。2017年,《保山市昌寧田園城市保護條例》獲省人大常委會批準實施,昌寧被命名為國家園林縣城,田園城市保護、建設、管理進入有法可依時代。
昌寧縣住建局副局長楊正明也走在散步的人群里。參加工作就一直在縣住建局工作的他,不僅親歷了昌寧山水田園城市建設的全過程,近幾年更是天天“泡”在田園風光保護和建設的工地上。
看著正在建設的城南田園綜合體示范園,楊正明說:“我們昌寧人習慣叫這里公園叫那里公園,其實我們就只有一個公園,就是山水田園大公園。等我們把這個大公園裝扮得更美更靚的時候,相信昌寧會更加讓城市人向往,讓更多的人想來,讓更多的人來了就不想走,走了還想回來。”
責任編輯:錢秀英 編輯:段紹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