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av片高清在线观看_国产综合亚洲91_人妻 图区 综合 在线_91aaa精品无码资源

歡迎訪問保山新聞網,您可以選擇訪問: 保山市 隆陽區(qū) 施甸縣 騰沖市 龍陵縣 昌寧縣

    保山搜索

    首頁 保山新聞網 隆陽區(qū) 隆陽新聞

    楊學銀20年矢志不移保護道人山野苤菜

    2018-07-17 11:19 楊建桂

    “苤哥”早已成“苤叔” 

    楊學銀20年矢志不移保護道人山野苤菜

    253044726955328257

    DSC_1605

    三夏之日,幾場雨水過后,正是道人山野苤菜橫行其市的時候。較之常見的苤菜,肥碩的莖桿、鮮嫩的葉片、還有淡紫色的花苞使人一眼就能在熙熙攘攘的鬧市中將其識別出來。這是來自3000米以上的高海拔的道人山山頂,吸收雨露之精華、天地之靈氣的稀有物種——道人山野苤菜。提及野苤菜拌雞樅,那酸香可口的獨特味道定讓人過口不忘??墒?,你可知道,道人山野苤菜的生長區(qū)域約有5000余畝,歷史記錄中最高年產量可達十萬余公斤。而二十年之前,偌大的道人山野苤菜僅有2000斤。至今,年產量達3萬斤。那么,道人山野苤菜這一稀有物種是如何被奇跡般地保護下來,并不斷發(fā)展壯大,繼而走進人們的生活中呢?這緣于一個人,他用20年的青春與熱血,勇氣與智慧,走出了一條在實施道人山野苤菜保護中人與自然和諧發(fā)展的良性互動之路。

    582772630264450583

    吃野苤菜在當地已有幾百年的歷史。但由于野苤菜生長所需要的特殊地理環(huán)境,使得野苤菜的產量十分有限。所以,盡管采收時要翻山越嶺,兩頭摸黑,當地人每年還是要不辭勞苦地去采摘。腳勤手快的人家不僅可自飽口福,還可通過買賣賺回一筆可觀的收入。道人山上的野苤菜數百年來無私地養(yǎng)育了附近居住的村民們,村民也都把這一物產當作自家的寶貝。但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二十多年前,不知從何處來了一群趕著牛羊的游牧民族在道人山安了家。從此,成群結隊的牛羊年復一年悠然地啃食著自生自長的野苤菜和踩踏著野苤菜賴以生存的山坡。頃刻之間,野生苤菜遭到了滅頂之災。短短幾年內,產量銳減。這樣的情形一直持續(xù)了8年多。此時的道人山坡,已被漫山遍野奔跑的牛羊踩踏得遍體鱗傷,導致石骨裸露,水土流失,往日生機勃勃的景象蕩然無存。

    游牧人一個無心地舉動幾乎斷了附近村民的生計。看到野苤菜賴以生存的環(huán)境遭到嚴重地破壞,當地的村民心痛不已。人們不甘心自己的飯碗被打碎,多次自發(fā)派人上山和牧民交涉,希望情況有所改善,并將情況及時反應到了瓦窯鎮(zhèn)。瓦鎮(zhèn)隨即選派工作人員進山做工作。但牧民為了保護自己的利益,卻不愿輕易放棄這塊寶地。多次交涉下來不僅未達到保護的目的,甚至還差點發(fā)生武力沖突。面對遲遲得不到解決的現狀,當地村民也只能望“羊”興嘆,感到束手無策。

    楊學銀時任瓦窯鄉(xiāng)上河灣村委會主任,面對這種情況,他和眾多村民一樣看在眼里,急在心上。經過一番思索,他認為要改變這一現狀不能僅靠簡單地說教,而是要從細微處入手,先和牧民們交上朋友,然后再曉之以理,動之以情。于是,楊學銀經常帶領管護人員深入到牧民當中問寒問暖,幫助他們解決實際困難,在這一過程中不斷給牧民講解保護道人山生態(tài)環(huán)境的重要性。一段時間后,在他的真情感動下,牧民們終于同意將放牧的牛羊趕出野苤菜的生長區(qū)域,不再讓牲口啃食野苤菜。隨后,楊學銀向鎮(zhèn)黨委、政府和林業(yè)部門遞交了私人承包管護道人山野苤菜山地的申請,并得到了有關部門的大力支持。對他而言,保護野苤菜的艱難之路才剛開始。

    每當耕種后,許多村民都不約而同的選擇道人山這個天然的放牧場讓累了一季的耕牛休養(yǎng)生息。“早上,幾百條壯牛結成浩浩蕩蕩的隊伍朝山中進發(fā)。我們一次次費盡精力將牛趕下山時,然而待我們前腳剛走,耕牛后腳又來。有時一清早便會發(fā)現,空曠的道人山里竟然會躺著幾百條連成一片的耕牛。許多群眾甚至為爭奪小牛犢而矛盾糾紛不斷。”楊學銀清醒地意識到,這已經不再是一個生態(tài)保護問題,而是一個復雜的社會問題。于是,他省吃儉用,在山坡上建蓋了護林房,并聘請了4名管護人員住進山中進行常年管護,并用鐵絲網圍了8公里,牛羊被卻之山外。2000年,野苤菜的長勢得到了恢復,其產量也逐年遞增。然而,那時其獨特價值還沒引起世人關注,曾出現剛采摘的一捆捆新鮮野苤菜陳之街市而無人問津,楊學銀只能無奈地進行腌制,除了自己吃和送親朋好友之外,一罐罐野苤菜只能倒下滔滔的瓦窯大河中,數年如此。

    489896930050781781

    后來,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漸漸將飲食瞄向了原生態(tài)的綠色食品,而此時野苤菜的價格才隨之上漲。這時,竟有人把羅鍋等生活用品藏在道人山腳下的山崖里而晝伏夜出。楊學銀深知,群眾的力量是強大的,只有讓廣大群眾一同加入到野苤菜的保護中,才是根本之策。于是,周邊農戶有大小事時,無論是相識的還是陌生的,他總要抽身去幫忙或湊份子。如若誰家遭遇變故,總是慷慨出手相助。打苤菜時,總是特意找附近的群眾去并耐心地教授打苤菜的注意事項。運輸時,放棄最方便實惠的機動車運輸,至今仍選擇用馬馱。一心想將野苤菜做大做強的楊學銀本來數年前就完全有足夠的實力在家鄉(xiāng)上河灣開辦一個野苤菜加工廠,可是一想到要讓更多地群眾增收致富,這個念頭數次在他心頭升起又放下……從此,在楊學銀的帶領下,道人山野苤保護走上了一條人與自然和諧發(fā)展的良性互動之路,道人山變成了萬頃綠濤,野苤菜產量攀升到年產3萬斤。而村民也從這場艱辛且漫長的道人山野苤菜保衛(wèi)戰(zhàn)中明白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等保護生態(tài)文明重要性的道理,并獲得了大實惠。為感念楊學銀,村民都以“苤哥”相稱。至今,走入瓦窯坊間,“苤哥”定是婦孺皆知的。

    道人山上的鐵絲網

    今年, 道人山野苤菜保護項目20年的承包期將至,楊學銀不知能否取得繼續(xù)承包項目的資格,于是便在道人山腳下的茨竹坪開拓人工繁殖野苤菜的另一塊疆土……他說,道人山野苤菜是他傾注一生的牽掛,這一生他放不下,放不了……如今,村民經常能看到躬著背在基地里移植野苤菜的楊學銀時,總要習慣性地熱情招呼一句“苤哥”時。50多歲的他自嘲道,“苤哥”那都是年輕時的事了,現在該叫我“苤叔”了!

    責任編輯:錢秀英 編輯:段紹飛

    返回首頁
    相關新聞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