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心增:用心為農增收致富
有著深厚的家鄉(xiāng)情結,把大山里的好產品創(chuàng)造出品牌讓更多的人品嘗是他心中的目標。地標定位在騰沖市石頭山工業(yè)園區(qū),故事得從一名普通農家漢子李心增26年堅守誠信演繹創(chuàng)業(yè)傳奇故事開始。
童年不幸,青年被騙。李心增出生于荷花鎮(zhèn)汪李村一個世代務農的農村家庭,父母離異,高中畢業(yè)的他便早早地承擔起了家庭的重擔。一開始他同周邊大多數(shù)人一樣春耕夏種,主要經濟來源為種植的水稻、甘蔗等農作物。就是在那個時候,遇到了陪伴他經歷風風雨雨連理一生的愛人,兩人很快就結婚生子,孩子降臨的喜悅并沒有改變貧窮的現(xiàn)狀,看著懷中可愛的孩子,他暗自發(fā)誓一定要改變現(xiàn)狀,給孩子一個更好的成長環(huán)境。也就是那時候,他開始萌生了出門做生意的想法,憑借在村子中的口碑,他東拼西湊終于湊夠了與合伙人做生意的6萬元本錢,將錢交到合伙人手中的時候,他臉上綻放出淳樸甜美的笑容,回家當晚樂滋滋的,與還不會說話的孩子描繪著如果爸爸做生意賺錢了,以后送你到城里念書、給你買喜歡的衣服等等。大半年過去了,他的合伙人杳無音信,當時他已經意識到自己可能被騙了,但淳樸善良的他又不相信有人會做這種不道德的事情,直到同村的人告訴他那個所謂的合伙人是騙子他才相信這一事實。
從頭再來,意立篤行。1998年大年初三,在這個闔家團圓的日子里他帶著借來的4500元從老家荷花汪李來到了騰沖城。初到城里,沒有人脈、沒有資金支持,他開始做最原始的資本積累,拉板車、蹬三輪、廢品回收等。每天工作結束后他總是滿臉笑容,自己對自己說再干多久我就能把所有欠的債還清。他總是幻想著無債一身輕的生活,也總告誡自己還完債就老老實實回家種甘蔗去,自己沒有做生意的命,不要瞎折騰讓老婆孩子跟著受苦。也許是上天眷顧,也許是命運使然,在做工的時候他遇到了他一生中的貴人——四川的周先生,周先生雇傭他作為當?shù)叵驅У津v沖北海鄉(xiāng)打苴村收購生草果,周先生每天支付他70元的工錢,當時,他認為他只能拿40元,剩下的還給周先生30元。正是這一個善良淳樸的舉動打動了周先生,周先生開始傳授他生意經,并預付部分貨款讓他做周先生的代理收購人,在那年的生草果收購結束后,他賺取了他生意上的第一桶金3000元。當他拿著那3000元的時候,他原來堅定的還完債就回家的心動搖了,他還是喜歡做生意超過種莊稼。他利用手中的3000元現(xiàn)金開始走村串戶的收購農產品,并在實際收購過程中摸索出了一套自己的生意經。
抱團發(fā)展,普惠鄉(xiāng)鄰。2007年,他組織發(fā)動45人成立了騰沖冬立農產品專業(yè)合作社,主要從事核桃、草果、青梅、中藥材種植、加工銷售。隨著生意做大做強,工廠就需要更多人手,他聘用工人有自己的標準,優(yōu)先聘用一些當?shù)氐呢毨?,年齡較大別人不聘用的工人。他認為年輕人只要肯賣力總能找到工作,但是大部分企業(yè)很少接收年齡較大的求職者,畢竟同樣的薪酬待遇年輕人的工作效率總是要比年齡較大的高很多,所以他在同等報酬下總是優(yōu)先聘用那些年齡較大的求職者。這樣既幫助了他人,也不會讓別人難堪。在扎根中和郭家營的那段時間里,他把郭家營當成了自己的第二個家,村集體起房蓋屋、修橋補路、左鄰右舍生疾有病總能看到他的身影,他總是臉上笑呵呵的出錢出力。隨著合作社的發(fā)展壯大,手里有了一些閑錢,他并沒有像部分創(chuàng)業(yè)成功后的老板一樣開始享受,而是回到荷花汪李投身到基礎設施建設中。2014年他個人出資修建連通荷花汪家村與李家村之間的公路,改變了原始的人走馬馱的局面。
立足家鄉(xiāng),龍頭帶動。2015年4月,他個人獨資成立了騰沖航帆生物科技開發(fā)有限公司,并于同年通過騰沖市經濟技術開發(fā)區(qū)10000噸泡核桃加工招商項目入駐騰沖市經濟技術開發(fā)區(qū)。并投資2000余萬元完成了一期基礎設施建設。2015年完成一期建設并投產。公司成立之初,還沒有組建公司的技術研發(fā)團隊時,他憑借多年同農產品“打交道”的經驗不斷學習鉆研,向鄰域內的專家學者請教。自己帶領公司人員對核桃生產工藝進行研發(fā),生草果無煙脫水處理、香酥核桃仁研制,并在研究過程中申請了“一種青皮核桃剝離裝置”的實用型專利?,F(xiàn)在已經成功推出,“心增細香核桃”“心增核桃油”“心增香酥核桃仁”“心增無煙草果”“心增松花粉”“心增烏梅”等“心增”系列產品。公司成立之后,他深知曾經的夫妻店經營模式是沒法運用到企業(yè)管理之中的,他必須學習現(xiàn)代企業(yè)經營管理,工作之余他總是一個人待在辦公室學習,從企業(yè)管理、風險控制、財務管理等相關知識提升自身知識能力儲備。為打造核桃種植、加工、銷售一體的產業(yè)鏈條,他經常深入到農戶家中宣傳公司的一些相關優(yōu)惠政策,他同周邊農戶簽訂種植收購協(xié)議,解除了農戶“種植易”“銷售難”的局面,農戶種植農產品再無后顧之憂。云南省農業(yè)科學院農產品加工研究所博士田浩介紹:“我們云南核桃種植面積非常大,現(xiàn)在農民大量種植后,核桃價格下跌也是越來越嚴重,損害了農民的利益,我們航帆的李總總是在核桃價格比較低的時候大量收購,以保障農民的收益。早期大家都沒有烘烤,會污染環(huán)境,現(xiàn)在李總也是跟我們科研機構合作,研究怎么去改進烘干方式,讓它變得更加綠色、節(jié)能,減少能源的消耗,從而提高它的品質,這樣也可以促進他的產業(yè)發(fā)展。同時,提高他的科技含量,保證他在這個領域作為‘領軍’的發(fā)展。”
扛起責任,助群眾增收。近年來創(chuàng)新探索出打造企農發(fā)展聯(lián)合體的扶貧方式,通過產業(yè)扶貧、智力扶貧、生態(tài)扶貧“三把鑰匙”,助力脫貧攻堅。中和鎮(zhèn)高田社區(qū)農戶李發(fā)富今年向李老板交售烏梅30多噸,銷售收入達80多萬元。“要是沒有這個公司,我們生產的農副產品銷售會有很多困擾,成立這個公司對我們的農副產品銷售有很大的幫助。以前沒有這個公司,我們生產出來的農副產品是到處賣、到處拉,現(xiàn)在有這個平臺,像草果、梅子、核桃這些不愁銷售了,只要加工成成品后拉來他這里就行了。”李發(fā)富高興地說。近年來,李心增與5315戶種植戶簽約,面積2.5萬畝。帶動種植農戶12000余戶,簽約種植區(qū)域配備技術指導員,定期對農戶進行林農產品栽培、管理、增產等種植技術培訓。并及時對農戶種植情況進行跟蹤調查、做到早發(fā)現(xiàn)早治理。使農業(yè)科技惠及廣大農戶,受益群眾2萬余戶。收購加工季節(jié)用工,優(yōu)先考慮周邊農戶,直接帶動當?shù)剞r村富余勞動力500多人,間接帶動農村勞動力3000余人。2019年公司完成加工核桃1500噸、烏梅1000噸、松花粉600噸、石松粉120噸、加工新鮮石竹筍子900噸、加工野生紅菇15噸、野生香菇20噸。合作社社員交售干草果500多噸,收購金額達5100余萬元,年產值5000萬元,銷售收入2000多萬元。
李心增說:“做農產品機遇非常大,但是機遇的背后是貴在堅持,為什么我要堅持做農產品26年,因為我看好農產品,農產品在騰沖受到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視,也受到全國各地游客的認可。目前騰沖的農產品還有弊端,很多人只想把農產品做完,不想把它做好。但我堅信只要把農產品做優(yōu),騰沖的農產品永遠是有市場的,潛力也是非常大的。騰沖有這么好的條件,我們有信心把它做成優(yōu)品。”
面對今年新冠肺炎疫情的嚴峻形勢,李心增仍充滿信心。他說:“今年受疫情影響是大,但在影響背后又帶來了一個商機:經過這次疫情后,大家對健康的認知度提前了5年,對于農產品是一個千載難逢的好機會。”
他響應黨委、政府號召,參與家鄉(xiāng)建設,積極助力打贏脫貧攻堅戰(zhàn),用大愛情懷行大善之舉,得到各方的一致肯定。企業(yè)榮獲云南省核桃加工與流通行業(yè)協(xié)會理事單位席位、“云南省科技中小企業(yè)”、林業(yè)產業(yè)化省級龍頭企業(yè)、省級農業(yè)產業(yè)化龍頭企業(yè)、核桃產品質量獲2017云南·昆明核桃博覽會銅獎。多次被評為優(yōu)秀共產黨員、致富帶頭人,獲得了廣大群眾的一致認可與擁護。雖說他的公司規(guī)模稱不上宏大,經濟效益也沒有驕人的數(shù)據(jù),但在群眾心目中,早已是一個“知名”企業(yè),一個把脫貧致富扶貧救困當作事業(yè)來做的“品牌”企業(yè)。
在談及未來時,李心增這樣說:“騰沖現(xiàn)在有很多好的產品,特別是核桃、青梅、草果、花粉,由于我們的綠水青山,它的品質在全國排得上號,要做到精深加工,從健康、養(yǎng)生上是優(yōu)品,政府也高度重視,體現(xiàn)的背后是它能帶動千家萬戶,不管說核桃也好、草果也好、青梅也好,這些優(yōu)品關鍵是要用心來做,真正的金山銀山是要把老百姓一起帶動起來,最后能致富。”從他敏銳的目光里透露出喜悅和希望。
責任編輯:錢秀英 編輯:段紹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