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av片高清在线观看_国产综合亚洲91_人妻 图区 综合 在线_91aaa精品无码资源

歡迎訪問保山新聞網(wǎng),您可以選擇訪問: 保山市 隆陽區(qū) 施甸縣 騰沖市 龍陵縣 昌寧縣

    保山搜索

    首頁 保山新聞網(wǎng) 新聞中心 社會民生

    永昌墩繡,流淌在指尖的藝術(shù)

    2021-10-25 12:58 保山日報 李杰

     

     

    剪線拋光 

     

    嬰兒裹被

    永昌墩繡是流傳在隆陽區(qū)的一種刺繡工藝,民間俗稱“掇繡、掇花、戳繡、戳花”。它既是文化藝術(shù)品,又是日常生活用品,與人民生活息息相關(guān)。永昌墩繡主要用于制作新娘出嫁時的帳沿、枕頭套、被面以及“送祝米”時的嬰兒用品如裹被、抱圈等。

    “送祝米”是流傳在保山的一種民俗,家庭里有了新生兒,娘家人就要帶上背孩子用的裹被、抱圈、雞蛋、面條等嬰幼兒和月母子用品送到女兒家去,這種民俗稱之為“送祝米”。

    墩繡是起源于我國北方的一種傳統(tǒng)刺繡技藝,具體的起源時間已無從考證,目前北方只有內(nèi)蒙古、河北等少數(shù)民間藝人還在傳承。元代,忽必烈南征,大量的北方將士留守永昌,朝廷在永昌先后設(shè)置了蒙古軍千戶所、新附軍千戶所等機構(gòu),來自北方的蒙古族、回族、漢族落籍永昌的達4000戶。來自北方的各族移民將流傳于北方的墩繡工藝、抓絨工藝傳入永昌。墩繡進入永昌后,結(jié)合本地風俗與文化,逐漸形成了一種具有永昌特色的制作技藝。

    永昌墩繡傳統(tǒng)制作技藝第四代傳承人寸靜娟告訴我們:“墩繡當時是比較粗獷的,北方的墩繡沒有經(jīng)過剪線圈和拋光的過程。在這幾百年的演變中我們漢文化就把它精細化了,剪出來更加有立體感、更加精細,這個就是我們在傳承和演變過程中和北方技藝的一種區(qū)別。我們這個繡技也傳承到了日本,日本叫‘戳戳樂’。”

    從繪畫、打樣到剪線拋光、摳瓣兒、精細打毛,一幅永昌墩繡作品的誕生需要經(jīng)過繁雜的步驟。繡前需要繪制圖案,永昌墩繡的傳統(tǒng)圖案有龍鳳呈祥、鳳穿牡丹、花下雙鹿、喜鵲踏梅、魚干貓等。根據(jù)已繪制圖案進行墩繡看樣,如果繡出來效果理想,則確定圖案。過去通常直接在布料上繪圖,現(xiàn)在則可以根據(jù)圖案制版,用制版在布料上印制圖案。以前選料是用本地抓絨、燈草絨,現(xiàn)在則選用較好的上等絨布。至于絲線的顏色選擇,在保山傳統(tǒng)民俗中,配色講究滿堂紅,不帶綠,即全部繡品均用紅色、黃色等,不使用綠色。前期準備做好后,就可以把絨布繃上繃子,固定在支架上,開始掇花。以圓孔針穿線,根據(jù)圖案配色掇線,將線均勻地掇過絨布保留約1厘米長,線保留的長短均勻全憑繡娘的手藝。全部掇完后,先將絨布上凸出來的線均勻地剪平,然后用刷子打毛拋光,保證將所有線均勻地挑出來,剪平、拋光,反復多次,直至看起來平整光亮。根據(jù)圖案需要,用剪刀在圖案交接處修剪,摳出立體感。最后以刷子反復刷成品,刷至光鮮亮澤即可。

    永昌墩繡以“裹被”這種日常生活用品為載體,融入了市民的日常生活,但形式還是較為單一,如何讓永昌墩繡“出圈”,走進年輕人的視野,是寸靜娟一直以來都在思考的問題。

    “我們對這一份事業(yè)是有情懷的,這是一個手藝人的小天地。如果想要讓更多的人去了解和喜歡我們的產(chǎn)品,首先是要讓年輕人喜歡。希望通過一些創(chuàng)新,比如說我們的一些抱枕、坐墊,或者我身后這樣的一幅掛畫,讓墩繡和更多的年輕人能夠產(chǎn)生連接。我們需要更多的新鮮血液輸入到這個行業(yè)中來,才能夠更好地發(fā)揚光大這一傳統(tǒng)技藝。” 寸靜娟說。

    責任編輯:錢秀英 編輯:錢秀英

    返回首頁
    相關(guān)新聞
    返回頂部